English

入不敷出的水价该动一动了

1998-10-07 来源:光明日报 本报记者 庄电一 我有话说

宁夏引黄灌区长期低价供水,已造成许多严重后果:供水消耗、成本费用得不到合理补偿,工程老化失修,险情得不到控制;干渠供水能力降低,效益衰减,无法满足用水需求,供需矛盾越来越突出;农业灌溉供水约有五分之三未能发挥应有作用;农民节水意识差,大水漫灌,浪费惊人——

宁夏由于深得引黄河水灌溉之利,才有宁夏引黄灌区的繁荣和富足。但是,许多人未必知道,水利工程在创造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时,由于水价过低等原因,自身已陷入难以为继的困境之中!

宁夏引黄灌区是1982年开始实行“以亩定量、计划用水、计量收费”的。自1989年以来,农业用水水价做过两次调整。1994年6月,自流灌区水价调为6厘/立方米,扬水灌区调为5分/立方米。这一本未调整到位的水价,只是随物价综合指数上调的一种低价位上的保值措施,仅仅弥补了物价上涨后运行经费的差额。

这次调价很快便被物价上涨所需的人员经费、水利工程更新改造材料费等开支所抵消。据测算:现在自流灌区每一立方水的成本已达1.97分,而现行水价只占成本的40%;固海扬水灌区每立方水的成本已变为26.3分,水价却只占其中的21.4%。“大马拉小车”的盐环定扬水灌区的成本则更高,达到每立方水33.37分,而收取的水费却最低,只占成本的14.3%!如此水价,与宁夏邻近省区相比差距较大。据调查,内蒙古河套灌区、山西省、甘肃省的农用水价近些年来都做过多次调整,而且都高于宁夏水价。

据水利部门提供的数字:1997年,宁夏自流灌区水管单位供水收入是5893万元,而供水支出就高达11837万元!如果足额提取折旧,亏损额则高达5900多万元。固海扬水灌区全年供水收入1415万元,支出5126万元,除去自治区财政补贴1197万元,尚亏2514万元!

如此亏损,将何以堪?

长期低价供水,已造成许多严重后果:供水消耗、成本费用得不到合理补偿,工程老化失修,险情得不到控制;干渠供水能力降低,效益衰减,无法满足用水需求,供需矛盾越来越突出;农业灌溉供水有效利用率很低,约有五分之三的水未能发挥应有作用;农民节水意识差,有些农民依然沿用传统的大水漫灌,结果跑冒滴漏,浪费惊人。

而黄河上游来水越来越少,下游断流时间越来越长,沿线用水量越来越大的严峻现实,一而再、再而三地发出警告:再不节水,就没有生路了!再不进行水价改革进而提高全民的节水意识会很危险的!

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和水利产业政策来加快水价改革、调整灌区供水价格、理顺水价关系,建立起灌区良性的运行机制,变得越来越迫切。

黄河水被引到或扬到农田,其中有大量人力、物力和财力的投入,就应当有偿使用,就应当符合价值规律,其价格应当符合价值。只有合理确定供水价格,才能使水利产业稳步健康地发展。水价改革已成为水利走向市场的突破口。

据水利部门调查,在宁夏引黄灌区,水对农业的作用最大,而农民用水的支出却最少,在水、种、肥农业生产投入三要素中,种子投入占27%,肥料投入占43%,农业税及其他投入占21%,而在用水投入中,干渠水费占5—6%,乡村收取的支斗渠运行管理及维修费占2—3%。这种支出结构比例与水在农业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相称的。有关部门对14个农户调查发现:水费支出仅占亩均纯收入的2.1%。调查人员认为:水费过低有百害而无一利,它照顾了农民的眼前利益,却伤害了农民的长远利益。

有关部门认为,按供水成本收取水费,是维持水利工程正常运行的基本保证,是用经济手段抑制水量浪费、缓解水资源危机的重要措施。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